最近只要假日在家,女兒總喜歡和她姊姊一起下廚(其實是她老媽,但我總感覺這對母女互動比較像是姊妹),今晚都快9點了,兩人還在廚房做(玩)漢堡肉排,準備明天早餐吃花生吐司肉排。
嗯,近一個月她們兩個人玩出了幾道新菜色
- 月亮蝦餅
- 炒培根茭白筍
- 川燙茭白筍佐白芝麻味噌
- 蝦鬆(以酥煎潤餅皮,壓碎代替油條)
- 梅子風味沙拉
- 乾燒塔香杏鮑茭白筍
- 口袋餅
- 梅干肉排、塔香肉排
記得暑假前,女兒的成績本可以上學校的第九節課後班(八年級全校成績排名前百來名的,放學、週六、暑寒假直到畢業,免費的集中加強課輔班),據說我是子女有資格去上,但極少數簽不參加的家長…。而我當初理由是,女兒放學後要照顧弟弟!
暑假結束開學後,女兒被班導指定當班長,她在班上又負責畢業紀念冊編輯、理化小老師、家政小老師…等。
而前幾天女兒回來對我說,某科老師忽然問起她,怎成績不錯卻沒去上學校的第九節課後班?
「那妳怎回老師?」
「我爸爸說不用…」
「那妳覺得我的理由是?!」
「照顧弟弟…」
「我的理由真只是因為要妳照顧弟弟?!」
「….」女兒回答不出來
「妳這幾個月過的如何?!」
「很充實、很快樂,也學很多東西…」
「那請問妳,如果參加學校第九節課後班,妳在放學後、週六及這次的暑假,妳會有那麼多時間和我們出門,也還有時間學自己的東西嗎?!」
「不會!」
「如果當初我簽同意,妳會願意嗎?!」
「不會!」
「我不是說上第九節課後班不好,其實我也知道不少人上了後,學業成績會更加耀眼。但每個人適合的學習方式本就不一定相同,就像我對妳和妳弟的方式又有些不同。適才適教才是好教育,而教育是百年大計,但台灣的教育已被當局搞得亂七八糟、四不像,我認為只有父母才能真做到適才適教,這也應該才是教育原點….但台灣的父母太怕輸了!成績名次又是可以拿來很快比較,且量化工具。若拿來做考量一個人學習的成果依據是不錯,但若做為對自己小孩唯一的評價,最後小孩又會是贏了什麼?我還真不知是會贏了什麼?!」
「如果妳是真得很愛唸書,適合課後輔導班,成績也是極為出色,妳不去我也會踹妳去,但妳是我的女兒我很清楚,雖然成績還不錯,但也擁有其它不少的天賦。大家都說妳像妳媽,弟弟像我,但其實妳的個性興趣反是像我,弟弟像妳媽…」
「如果,妳每天做著妳沒興趣的事,就只痛苦埋頭苦讀外,即使日後上了明星高中、明星大學,但妳的繪畫、工藝、家政、跳舞、人際、廚藝、陪弟弟做復健的能力,都可能將會被淹沒,而於青春期陪伴父母與弟弟的回憶,也不會有那麼多歡笑聲…這些回憶,無論妳長大多有地位多有錢,也是買不到的。別忘了,以上妳所有的天賦才能,沒有一項是我和妳媽要妳去學的,都是妳自學且相當樂在其中…。」
「還有啊!如果要妳去上課後班,妳會有現在青春期才有的青澀小戀情嗎?!雖然我是不太同意就是了,但我尊重妳也信任妳,也希望妳不會做出讓我灰心的事…」
「喔!老爸,你每次都要藉機酸我…」
「我是很機車的爸爸對不對?!」
「哈!對啊,確實蠻機車的…」
「不過,我並不是說學歷不重要,特別是在台灣還真重要。我也跟妳說過,我沒學歷,踏入社會工作付出了數倍的努力,也很辛苦…。但還是那句話,對自己選擇的路,要歡喜做甘願受…。這也大概是我和妳媽一樣的想法,也大概因為這樣,所以我和妳媽22年來幾乎沒吵過架,妳也應該幾乎沒聽過,我們會常去抱怨工作上的人事物。」
「嗯!我知道…」
「那這樣的老爸如何?!」
「厚!….」
「好啦!我知道…妳很愛我,但妳說不出口….哈!不要自己躲起來偷哭喔!」
「你想太多啦!」
回到今晚這對母女倆,在廚房做(玩)漢堡肉排,準備明天早餐吃花生吐司肉排。
但母女倆做上癮了,一口氣煎了十幾片起來,啊!這是….
這時老婆走過來,竊笑著對我說
「你要不要問妳女兒,明早多做一份給她喜歡的學長吃!」老婆擺明要虧女兒,自己不好意思,要我來…
於是我走進廚房,站到女兒一旁對她說「妳老媽問妳,明早要不要多做一份給妳的學長吃?!」
「你們….很那個耶….」
「妳自己還不是在笑?!很機車吧!妳媽比我機車,但她都不敢說…。不過,我覺得還是不要好了,免得覺得是妳倒貼人家,沒價值,像妳媽一樣…哈!」
結果,兩個女人對我「哼!」的一聲,至於表情?!那就不可言喻了!
關鍵字:
親子互動、親子下廚、教育、教養、適才適教、父親角色、青春期